NEWS
最新消息

「在綠島,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」5/17開展,八位臺灣當代創作者以藝術記憶白恐受難者

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年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深受觀眾迴響的「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」特展,將於2024517日起移展至綠島,以「在綠島,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」為名,展至1013日。本次參展藝術家除原展出的王安琪、王淑燕、鄧博仁、林靖偉、沈君儀、吳淑麟六位當代創作者,更邀請了身兼母親身份的紀釉惟、黃裕智,一同呼應並詮釋白色恐怖受難者曹開的詩與歐陽劍華的畫,期待八位生於戒嚴、長於解嚴的叩門人,在曹開、歐陽劍華兩位前輩引路之下,帶領眾人的思想穿越時空、跨越隔閡,一齊再次推開歷史之門。

「在綠島,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」特展以曹開、歐陽劍華的創作,為八位叩門的創作者引路。曹開1929-1997在獄中創作著名的「數學詩」,巧妙運用數學語彙,隱諱地記錄獄中處境及對政治不公的控訴,也抒發對生命的哲思及心中對美好世界的想望。歐陽劍華1928-2011則憑著自身的繪畫天賦將獄中見聞繪製下來,為臺灣社會見證受難者的獄中處境。策展人沈菲比認為,曹開的詩,以虛對實;歐陽的畫,以實對虛。展覽希望透過「如何與過去對話?」、「我的世界開門了嗎?」的提問來探望身處的世界。作品均是藝術家們在閱讀並反芻曹開與歐陽劍華創作中,發掘並感受到與自身的共感而完成的。
圖1(攝影:鍾順龍)

王安琪的《你可以停止我外表,無法停止我身內的聲音》(圖1),以300件白色紙糊物體包藏著不同聲響,象徵在集權之下個人被白化、矮化成顆粒般的存在,在相似外表下,內心依然存有他們各自不同的聲音。王淑燕的陶作《635》運用了曹開核心叩問的零與圓的辯證關係,將零與圓共構成大盤小盤,大盤小盤又共構成曹開的囚號──635;另一件《腦袋開花》(圖2)的靈感源自曹開的詩作〈一旦腦袋開花〉,以陶製作出詩人凝思的臉及如逃脫桎梏的蓮花等意象。資深攝影記者鄧博仁「回家的路」系列作品,則是透過撰文、拼貼、攝影、手繪等多重技法完成。
圖2(攝影:鍾順龍)

圖3(攝影:鍾順龍)

音樂演奏家林靖偉的《招待所》(圖3)和《接待室》是兩件連動羈絆的作品。空間全黑的《招待所》中懸掛九面鏡子互為反射,原展中可由牆面窺視的全白《接待室》改由錄像呈現,模擬獄中作為隔離之用的「獨居房」,一座鋼琴矗立其中,用來聽見盡力保持完整或無可避免被殘害的樂句。林靖偉的另一作品《HIP練習室》,HIP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 Practice Room(歷史性已知的表演練習室)之意,直笛過去曾是推廣納粹思想工具,在臺灣則是30多年來音樂教育的共通記憶,在此藝術家使其化為中性媒介,引領參觀者思考如何面對歷史印記。
圖4(攝影:鍾順龍)
圖5(攝影:鍾順龍)
圖6(攝影:鍾順龍)

沈君儀《門內有詩人》中設置了七道需要跨過的檻,在穿過一道道門的過程中叩問自己心門,親身體會曹開所說「只有爬過黑暗的隧道,見到蒼穹你才能體會,由零通到圓的內涵」,當爬過最後一道與押房門尺寸相仿的門之後,歐陽劍華的刑求畫系列也在眼前展現。吳淑麟的《心.臟》(圖4)中一顆顆破碎、不全的心被縫補修補,探問當「心」自體內走出體外,在隱匿與顯露之間所探望的是未曾暴露亟欲隱藏的情感?抑或是需要您我細心呵護的器官?雕塑家紀釉惟的「安息之所」系列(圖5),透過反情境的安心歸屬,為曾關押在獨居房內無所適從的靈魂,撐起一座心安居處。黃裕智以銅線編織的《珠海 如海 渡海》(圖6),材質上剛柔並濟,50顆水珠組成如海的風景,渡化煩惱、憂懼、憤怒與不安,共同奔向理想的軌跡。

為了給予參與者一份祝福,本展將透過活動贈送以特製緹花布所製作成的開門御守,每份均有策展人親手放入的曹開詩句,期盼觀眾在獲得御守之時,也能時刻珍藏這份無聲且細緻的撼動。展期間設有每日定時導覽場次,並將舉辦三場工作坊,包括5月18日「在綠島塑一座像」塑像創作工作坊、7月13日「後來的我們看到的風景」攝影拼貼工作坊,以及8月24日「詩的可能性」讀詩音樂工作坊,歡迎踴躍報名參與,更多資訊請關注展覽官網臉書

【特展資訊】

「在綠島,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」Keep Opening Doors On the Green Island

日期:2024.05.17-2024.10.13

地點:國家人權博物館(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,綠洲山莊之會客室、戒護中心、獨居房)

引路人:曹開、歐陽劍華

叩門人:王安琪、王淑燕、沈君儀、林靖偉、吳淑麟、鄧博仁、紀釉惟、黃裕智

策展人:沈菲比

定時導覽:週間10:30、14:30;週末10:30、14:00、16:00(約1小時)

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

國家人權博物館臉書